"瞄準……再走點兒,好好!停!"1月25日上午,隨著農業(yè)路大橋西南側最后一根242米長的斜拉索順利掛設到位,多項指標為國內之最、將使"天塹變通途"的農業(yè)路大橋主體工程全部結束,在春節(jié)腳步日益臨近的喜慶氛圍中,如期完成了橋面板鋪裝和斜拉索掛設的計劃,正式開始橋面附屬工程施工,預計今年4月將具備通車條件。
掛設242米長的斜拉索 團隊作戰(zhàn)齊忙活
農業(yè)路大橋因為跨越亞洲最大、最繁忙的鄭州北編組站這一城市"天塹",是鄭州市農業(yè)路快速通道工程的全線控制性工程。
橋梁為獨塔鋼-混凝土結合梁斜拉橋,主橋跨度221+221米,梁體采用鋼梁與混凝土橋面結合梁;主塔為H形索塔,塔柱高150米;橋面為雙向10車道,寬43米;全橋共設36對共72根斜拉索,具有塔柱高、橋面寬、頂推跨徑大、斜拉索索力大等特點,多項指標為國內之最。其中,斜拉索最大索力承重約900噸,為國內同類橋梁中斜拉橋索力承載之最。
記者在施工現場看到,此次安裝的斜拉索位于農業(yè)路大橋西端南側,是72根斜拉索中的最后一根,也是最遠的一根,將高聳的塔柱和橋面連為一體。就在前一天,農業(yè)路大橋西端北側與之相對稱的另一根斜拉索剛安裝到位。
據現場技術人員高克方介紹,農業(yè)路大橋掛設的斜拉索采用幾百根7毫米的高強平行鋼絲制成,柔韌性非常好,標準抗拉強度為1770兆帕,此次安裝的單根最大索長度為242米,索重27.5噸。
這么重的斜拉索,如何順利掛好?
記者看到,現場十幾名工人在龍門吊等裝備的協助下,配合默契,操作嫻熟。"斜拉索掛設前,纏繞在一個巨盤上被汽車運到主塔墩附近,掛設時,要用到兩臺10噸的卷揚機、一臺42噸塔吊、一臺25噸塔頂吊和一臺30噸門吊,另外還要備一臺25噸汽車吊作為預備機械,所用機械設備種類多,協調難度大,耗時也長。"高克方說,為斜拉索太長,吊裝時為避免磕碰影響顏值,還專門用布包裹來防護。
斜拉索掛設好后,再進行張拉,隨著張拉程度越來越強,斜拉索也由原來的弧形漸漸成為直線……
"這根斜拉索掛設好后,斜拉索掛設施工全部結束,也意味著農業(yè)路大橋的主體工程全部完工,接下來,把余下的收尾工程完成,就可以通車了。"高克方介紹,為減少風震對斜拉索造成的疲勞應力破壞,在橋面處斜拉索位置設置了阻尼器,確保斜拉索在風震時結構受力安全。
大橋進入附屬工程施工 預計4月建成通車
在鄭州市"井字+環(huán)形"快速路系統(tǒng)中,總長約13公里的農業(yè)路快速通道工程是其中的重要"一橫"。讓農業(yè)路高架東、西段"天塹變通途"的中段為鐵路代建段,是"最難啃的骨頭"。在農業(yè)路高架橋東、西兩段都已建成通車的情況下,農業(yè)路大橋成了農業(yè)路主線橋貫通的關鍵。
按照施工計劃,去年9月7日,農業(yè)路大橋鋼梁順利頂推到位,主塔也完成了塔柱施工,從去年9月中旬開始橋面板鋪裝,9月下旬開始第一對斜拉索掛設,之后,按照一邊安裝橋面板、一邊掛設斜拉索的節(jié)奏施工,如期在春節(jié)前把橋面板、斜拉索安裝完畢。接下來,將進行橋面涂裝及橋面防撞墻、伸縮縫等附屬工程的施工,最后進行路面層鋪裝……
據相關負責人介紹,預計到2019年4月下旬,整個農業(yè)路大橋施工結束,可全面開放交通,屆時,農業(yè)路高架東西方向也將全部貫通。農業(yè)路大橋建成通車后,也將成為鄭州北部地標性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