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廠春華園智能公園。何賽攝
前不久,河北省廊坊市大廠回族自治縣以全國第八名的優(yōu)異成績被中央文明委授予第六屆“全國文明城市”榮譽稱號。2017年2月,大廠搶抓京津冀協(xié)同發(fā)展的歷史機遇,確立了打造北京城市副中心后花園的目標。如今,萬畝銀杏林、大廠博物館、民族廣場等都成為北京城市副中心及京津冀區(qū)域群眾的旅游打卡地,這座北京城市副中心后花園正在高質量加快建設。
水城共融生機勃發(fā)
大廠與北京城市副中心隔潮白河相望,駕車從縣政府到城市副中心僅30多公里,約40分鐘即可到達。以水潤城,為打造高質量北京城市副中心后花園奠定厚實的生態(tài)基礎。
在穿城而過的鮑邱河東側,一座大型公園正在加緊建設,住在公園附近芮屯村的村民韓國華來工地轉了好幾次。“原先這里是一片荒地,現在要建公園,風景好了,心情也更好。”韓國華說,有了這個公園,不出村就能享受好環(huán)境。
鮑邱河東側公園占地約138畝,設置了連貫運動健身步道、健康活動區(qū)、游園賞花區(qū)、濱河觀光區(qū)、沿河生態(tài)區(qū)等功能分區(qū)和活動場所,方便群眾休閑娛樂。
除了水生態(tài)建設,大廠的綠化長廊與北京城市副中心的城市“綠心”遙相呼應,成為北京城市副中心東部綠化帶重要一環(huán)。大廠高標準建設了迎賓大道、大通路等9條43.3公里的綠道,建成30條主干道路綠化長廊。截至目前,大廠森林覆蓋率已經達到了34.4%,城區(qū)綠化覆蓋率達到41.67%,道路綠化普及率達100%。
近日,大廠萬畝銀杏森林內的運動公園建設完工并投入使用,為萬畝銀杏林的高“顏值”增添更多活力指數和惠民溫度。
“15分鐘健身圈”遍地開花
“這里不僅離家近、設施齊全,空氣也好,每天在這鍛煉40分鐘,都不用去健身房了!”經常在大廠縣春華園智能運動公園鍛煉的市民石友銀每天都要來這個家門口的小公園。
春華園智能運動公園的健身器材都安裝了“智能芯”。“每個健身器材上都有一個二維碼,微信掃描二維碼,就可以實時查看健身運動的時間、次數、速度、熱量消耗等信息,制定運動計劃。”項目建設方夏墊佳美體育用品有限公司總經理劉鎮(zhèn)瑋說。
據介紹,大廠投入950.3萬元,以1個主題公園、1個口袋公園、2個運動公園、1個社區(qū)廣場、4個金邊銀角為重點,推動體育活動陣地“遍地開花”,形成“15分鐘健身圈”。
“檔案倉庫”變“信息中心”
文化館、文博館、圖書館、檔案館等,也是大廠在全國文明城市創(chuàng)建工作中重點推進的文化惠民工程。
“以前的文化館功能單一、設備陳舊、環(huán)境簡陋,難以滿足群眾的精神文化需求。”大廠文化館副館長王萬里說,改造后文化館增設了攝影室、書畫室等,并配備了排練廳和交流區(qū),建筑面積達2500平方米。
不久前,大廠檔案館完成升級改造,正式開放。大廠檔案館副館長楊芳介紹:“新館將單純的‘檔案倉庫’變成了‘信息中心’,現代化水平和檔案利用率都大幅提升。”
走進大廠新圖書館,環(huán)繞型書架上整齊擺放著各類圖書。書廊、階梯等設計了隨時可坐下看書的座位,讀者走在書中、讀在書中,沉浸式享受讀書樂趣。
此外,大廠文博館也改造升級,建筑面積達1200平方米,目前館藏文物150余件。
62個老舊小區(qū)改造提升
樓體粉刷一新,車位整齊劃一,坑坑洼洼的馬路變成了干凈整潔的柏油路,曾經的私搭亂建徹底清除,小區(qū)周圍及河邊公園鋪上了碧綠草坪……改造后的大廠回族自治縣老舊小區(qū)“氣質”與“顏值”并存。
大廠城區(qū)有62個老舊小區(qū),建造年代大都在2000年以前。改造前樓房不同程度地存在漏水、外墻裂縫脫落、管道設施陳舊堵塞等現象;平房部分衛(wèi)生臟亂差,有的還存在很大安全隱患。
2018年,大廠制定出臺了《城區(qū)老舊住宅公共基礎設施和背街小巷道路改造提升工程實施方案》。“工程全部由政府出資,居民不用花一分錢。”大廠北辰街道辦事處有關負責人介紹說,目前,62個老舊小區(qū)已全部實現改造提升,大廠城區(qū)無物業(yè)老舊樓房小區(qū)全部成立了業(yè)委會,實現了群眾自治組織全覆蓋。(本報記者 韓梅 通訊員 王娜)來源:北京日報